登錄 | 注冊
 
柏林茶館
網群交流
 您的位置:首頁 > 柏林茶館 > 網群交流
羅隱與貫休,一對好朋友
作者:  更新時間:2023-04-07 09:27:00 閱讀:

羅隱與貫休,一對好朋友 

2023-04-07 07:57

羅隱是晚唐大才子、大詩人,其文學影響力可以說是獨步晚唐,無人能及。元代辛房文在《唐才子傳》中評論他說,羅隱“少英敏,善屬文,詩筆尤俊拔,養浩然之氣”。即使在羅隱生活的時代,也已經有人把他和前輩溫庭筠、李商隱排在一起,并稱為“三才子”。

羅隱一生雖十上不第、顛沛流離,卻也交到了不少知心的朋友。今天就來聊一聊他和貫休的交情。

貫休比羅隱年長一歲,也是個天才,詩書畫三絕。貫休比羅隱成名更早,羅隱還在拼命復習做題、準備科考的時候,作為和尚的貫休就已經靠著自己的才華名聞天下了。

咸通年間,羅隱五年六下第,偏又遭逢妻歿父亡的家庭變故,可以說是酸辛凄苦、心力交瘁。貫休聞訊后,給他寄去一首七言詩,用佛家的經典語言慰籍他。羅隱讀了非常感動,作和詩一首。

高僧惠我七言詩,頓豁塵心展白眉。秀似谷中花媚日,清如潭底月圓時。應觀法界蓮千葉,肯折人間桂一枝。漂蕩秦吳十馀載,因循猶恨識師遲。

貫休的慰問和鼓勵,使身處逆境的羅隱感受到了友情的溫暖,終于走出陰影,重新振作起來。

羅隱和貫休是莫逆之交,二人經常在錢塘、九華、廬山、潤州多地多處唱和論道。和他們一起玩的還有方干和王貞白,當時把這四個人并稱為“江西四大詩人”。

方干是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為人質野,喜凌侮。每見人設三拜,曰禮數有三,時人呼為“方三拜”。方干也是個才華橫溢的人,曾考中進士,可惜跟羅隱一樣,相貌丑陋,有兔唇,史書中說他“貌陋兔缺”,所以無法在官場上混跡下去,隱居于鏡湖,后人贊嘆他“身無一寸祿,名揚千萬里”。

王貞白是信州永豐(今江西省上饒市)人。他雖然考中進士,但是在朝中盤桓數年后,終于無法忍受爾虞我詐、人心惶惶的官場生活,趁唐昭宗赴岐山狩獵之時,悄悄退出這一是非之地,歸隱返鄉。對了,“一寸光陰一寸金”這句詩就是這位兄弟寫的。

我突然發現了一副絕佳的對聯。上聯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下聯是“一寸光陰一寸金”。

羅隱在外面兜兜轉轉了半生,最終一事無成,直到55歲的時候,終于決定回自己的家鄉。在回去之前,他先寫了一封信給錢镠,投石問路,其中有一句“一個禰衡容不得,思量黃祖漫英雄”。他以禰衡自比,想試探錢镠是不是不能容人的黃祖。

錢镠見信后,呵呵一笑,回了一封信給羅隱。

仲宣遠托劉荊州,都緣亂世;夫子辟為魯司寇,只為故鄉。

錢镠對羅隱十分禮遇。羅隱投身吳越王錢镠帳下,也終于得以一展身手,有了不少功載史冊的作為。后梁建立后,進拜錢镠為吳越王,并征召羅隱為諫議大夫,讓羅隱進京。羅隱拒不應召,并勸說錢镠起兵伐梁,道:“大王乃是唐朝之臣,理應進兵北伐,縱然不能成功,也可退保兩浙,自立為帝。絕不能向賊梁稱臣,遺羞千古?!卞X镠雖沒有采納羅隱之言,但卻對他更加敬重。

羅隱算是安定下來了,貫休也想安定下來。于是兜兜轉轉,也來到了杭州。這個時候,貫休已經64歲,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已經走不動了,也想找個地方安頓下來,每個月領領退休金,多好。羅隱見到貫休之后十分開心,并把貫休介紹給了錢镠。錢镠見到貫休也很開心,讓貫休住在羅隱的家里。此時,他與“大越羅平國”皇帝董昌激戰正酣,還沒有心思考慮貫休的養老金問題。貫休投其所好,送了一首馬屁詩給他。

貴逼身來不自由,幾年辛苦踏山丘。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萊子衣裳宮錦窄,謝公篇詠綺霞繡。他年名上凌煙閣,豈羨當年萬戶侯。

這首詩寫得挺好,錢镠也很滿意?!安贿^……”中國人說話,重點往往在不過的后面,“如果把十四改成四十,是不是更好聽一點?”趁著三分酒意,錢镠提了一個小小的,小小的建議。

“渣男!”貫休心中默默罵了一句,你是不是對實力有什么誤解?就你手下這點兵,四十州忙得過來嗎?

老人家么,難免會執拗一些,覺得自己掉面子了,不開心了。貫休很生氣,后果很嚴重。招呼都不打一聲,轉身走人。

貫休后來由荊南入蜀,投奔蜀主王建,老規矩,也送上了一首詩,探探對方的胸懷。這頓操作,貫休已經輕車熟路了。

河北江東處處災,唯聞全蜀少塵埃。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秦苑幽棲多勝景,巴歈陳貢愧非才。自慚林藪龍鐘者,亦得來登郭隗臺。

王建是個好人,看完了詩,沒挑毛病,很開心地將貫休迎進城中,奉為國師,給了“食邑三千戶”的政治地位,還頒發了“三教玄逸大師”、“守兩川僧大師”、“禪月大師”等一長串榮譽稱號,如果這些都做成一枚枚獎章的話,可以從脖子掛到腳,簡直就是榮譽等身。

貫休終于在四川安定下來,挺開心,拿著退休金,很滿足。只不過有時候也會孤獨空虛寂寞冷,這時候就會想起好友羅隱。

二子依公子,雞鳴狗盜徒。青云十上苦,白發一莖無。風澀潮聲惡,天寒角韻孤。別離千萬里,何以慰榮枯。

同一片星空下,羅隱也會想起貫休。有一次,他來到貫休的家鄉蘭溪,望著悠悠溪水,觸景生情。

瀫江東下幾多程,每泊孤舟即有情。山色已隨游子遠,水紋猶認主人情。

斯人已騎黃鶴去,白云千載空悠悠。

有時候,一別就是一輩子。

( 編輯:羅會清)


友情連接:央視官方網 | 濱海政府網 | 中國江蘇網 | 人民日報網 | 人社部官網 | 中國文明網 | 中國新聞網 | 民政部網站 | 中央紀委網 | 中國法律網 | 中國經濟網 | 社會組織網 | 農業農村網 |
【中華羅氏傳媒】www.whattheph.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羅賢信息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羅穎賢 微信:L773932018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內容轉載 注明出處

總編管理 | 網站統計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一级二级三级片待色网站-久久无码一级午夜福利免费区-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