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歷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一覽
人生財經 2023-09-16 22:36
1982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情況
從1976到1981年5年中,國務院工作部門達到了100個,人員編制達到51000人。為改變“文化大革命”后黨政機構臃腫、職責不清、工作效率低下的狀況,1982年1月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國務院機構精簡問題,指出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是對體制的革命。2月22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第22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問題的決議》。
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為加強對國家日常經濟活動的集中統一指揮,重組國家經濟委員會,強化了職能,進一步加強了國家計劃委員會的工作。將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央軍事技術裝備委員會辦公室合并,設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將商業部與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和糧食部合并,組建新的商業部。將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對外經濟聯絡部和對外貿易部合并,設立對外經濟貿易部。將農業部、農墾部、國家水產總局合并,設立農牧漁業部。成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負責體制改革的總體設計,組建勞動人事部和廣播電視部。這次改革,將新華通訊社作為國務院的組成部門。
機構改革后,國務院所屬部委、直屬機構和辦公機構由100個裁并調整為61個。其中,部委由52個裁并為42個;直屬機構由42個裁并為15個;辦事機構由5個裁并為3個。新增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國務院各部門機關人員編制由5萬多名核減為3萬多名,精簡25%,在這次改革中實行了“定編不定人”的辦法。黨中央30個直屬機構的內設局級機構減少了11%,處級機構減少了10%,總編制減少17.3%,各部門領導職數減少15.7%。
198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情況
1988年國務院再次進行了機構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特點是首次提出了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緊密地與經濟體制改革結合起來。改革的重點是同經濟體制改革關系極為密切的經濟管理部門,特別是其中的專業管理部門和綜合部門內的專業機構。把相同或相近業務的部門予以撤銷,其業務由一個部門承擔,綜合部門一般不設對口專業機構,行業管理部門工作由主管部門承擔。對政法、文教、社會事務等部門,不作大的變動,但都要按改革的要求,轉變職能,下放權力,調整內部結構,精簡富余人員。從1987年10月開始,按照各部門組織實施的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的“三定”要求,擬訂了機構改革的實施方案,經過反復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并進行了反復修改,同年12月,經中央政治局第二次會議討論原則同意。1988年3月,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按照這次機構改革方案,國務院共撤銷12個部委,具體是撤銷原計委、經委、機械委、電子部、航天部、航空部、石油部、煤炭部、水電部、核工業部、城建部、勞動人事部。新組建9個部委,即國家計委、機械電子部、航天航空部、能源部、水利部、建設部、人事部、勞動部、物資部(同時撤銷國家物資局)。將農牧漁業部更名為農業部。新華社改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不再列入國務院行政機構序列。通過這次改革,國務院部委由原來的45個減為41個。
在改革國務院部委的同時,對國務院直屬機構、辦事機構也進行了改革。國務院原直屬機構22個,改革中撤銷了2個,轉為部委歸口管理3個,改為辦事機構1個,新組建1個,由其他機構改為國務院直屬機構2個,改革后直屬機構共有19個。國務院原有辦事機構4個,改革中撤銷1個,由直屬機構改為辦事機構1個,新組建3個,改革后辦事機構為7個。除了國務院直屬機構、辦事機構外,還設有15個國家局由有關部委歸口管理(包括原有的部委歸口局)。另外,國務院非常設機構原有77個,經過清理,減為44個。
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共用了9個月的時間。從1988年4月至6月,重點是抓了9個新組建部委的“三定”工作。國務院先對新組建的部委分別組成了籌備組,由其進一步研究新建部門的“三定”方案,經多次協調,反復修改,最后由總理辦公會議逐個審定。7月,新組建的9個部委全部正常運轉。從1988年6月份以后,“三定”工作擴展到其他各部門。各部門都在主要負責同志的主持下,組織了專門的工作班子,研究本部門的“三定”方案,經多次協調與修改,最后由總理辦公會議和國家機構編制委員會會議逐個審定。至12月10日,國務院各部門的“三定”方案全部審定完畢,各部門相繼按“三定”方案轉入正常運轉。1989年3月開始,組織進行了國務院各部門“三定”驗收。截至1990年底,驗收工作順利完成。
由于1982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實行的“定編不定員”政策,造成大量人員超編,實有人數約52300人。因此,1988年機構改革主要不是減少編制,而是精簡人員。改革中精簡以實有人員為基數,核定的編制數與改革前基本沒變,為42000名,只是實行了定編、定崗、定員。改革后的精簡統計數也是改革前的實有人數與改革后的編制之比,實有人數與核定的編制相比減少了10000多人。
另外,按照機構改革的統一部署,1988年各部門“三定”基本完成后,1989年一是進行了機關后勤改革,按照10%的比例,從核定的42000名機關行政編制中劃出了后勤人員,單列并核定了4600余名機關后勤行政附屬編制;二是按照量化的標準,單列并核定了用于離退休干部工作的行政附屬編制近2200名;三是核定了“四委”單列編制602名(即為原國務院各部門已不在本部門任職而擔任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顧問委員會、中央紀委委員的同志,以及他們的秘書、司機核定的編制)。編制調整后,國務院行政編制和行政附屬編制總計約45000名。
199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情況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即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為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就要相應地進行有關方面的調整,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改革政府機構,實行精兵簡政。
經過以上調整,國務院原有組成部門42個,調整為41個,減少1個;原有直屬機構19個,調整為13個,減少6個;原有辦事機構9個,調整為5個,減少4個。同時,取消15個部委歸口管理機構的稱謂,改為部委管理的國家局,仍設15個。國務院的非常設機構也進行了大幅度的裁減,由85個,減少到26個。
國務院各部門無論是保留的,還是新設置的,都嚴格定編定員。國務院各部門原有行政編制41300余名。
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情況
1998年3月10日,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準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按照改革方案,宏觀調控部門,主要是將國家計委更名為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改為國務院高層次的議事機構,不再列入國務院組成部門序列;專業經濟管理部門,組建信息產業部,組建新的國防科工委,將煤炭、冶金、機械等9個工業部先改成國家經貿委管理的國家局(2000年全部撤銷);將國家科委更名為科技部,國家教委更名為教育部,組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建國土資源部。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提出了機關行政編制要精簡50%的要求,是歷次機構改革人員精簡力度最大的一次。
按照國務院部署,各部門抓緊研究制定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的“三定”規定。在3個月內,國務院51個部委、直屬機構、辦事機構和19個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的“三定”規定先后審議批準、陸續下達并組織實施。經過改革,國務院組成部門由40個精簡為29個。移交給企業、社會中介機構和地方的職能100多項;部門內設機構減少200多個,精簡了四分之一,改革后行政編制由原來的3.23萬名減至1.67萬名,精簡了47.5%,分流干部的安置工作順利進行。
200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情況
200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政府機構總的格局保持相對穩定,只是集中力量解決行政管理體制中影響改革和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重點推進國務院機構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以便為促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主要任務是:
經過改革,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28個。
200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情況
根據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二中全會精神,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圍繞轉變政府職能和理順部門職責關系,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合理配置宏觀調控部門職能,加強能源環境管理機構,整合完善工業和信息化、交通運輸行業管理體制,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與整合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部門?!?/span>
經過以上調整,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7個,直屬特設機構1個,直屬機構15個,辦事機構4個,部委管理的國家局16個,直屬事業單位14個。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
2013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情況
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重點圍繞轉變職能和理順職責關系,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實行鐵路政企分開,整合加強衛生和計劃生育、食品藥品、新聞出版和廣播電影電視、海洋、能源管理機構。
?。ㄒ唬嵭需F路政企分開。為推動鐵路建設和運營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障鐵路運營秩序和安全,促進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相互銜接,實行鐵路政企分開,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將鐵道部擬訂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部統籌規劃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發展,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組建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承擔鐵道部的其他行政職責,負責擬訂鐵路技術標準,監督管理鐵路安全生產、運輸服務質量和鐵路工程質量等。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負責鐵路運輸統一調度指揮,經營鐵路客貨運輸業務,承擔專運、特運任務,負責鐵路建設,承擔鐵路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等。
國家繼續支持鐵路建設發展,加快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和運價改革,建立健全規范的公益性線路和運輸補貼機制,繼續深化鐵路企業改革。
不再保留鐵道部。
?。ǘ┙M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為更好地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加強醫療衛生工作,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優化配置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資源,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和人民健康水平,將衛生部的職責、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是,統籌規劃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資源配置,組織制定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擬訂計劃生育政策,監督管理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負責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等。
將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研究擬訂人口發展戰略、規劃及人口政策職責劃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管理。
不再保留衛生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ㄈ┙M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為加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提高食品藥品安全質量水平,將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生產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是,對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和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等。將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相應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隊伍和檢驗檢測機構劃轉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保留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具體工作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承擔。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加掛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新組建的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和食品安全標準制定。農業部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將商務部的生豬定點屠宰監督管理職責劃入農業部。
不再保留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單設的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ㄋ模┙M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為進一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統籌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資源,將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要職責是,統籌規劃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事業產業發展,監督管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機構和業務以及出版物、廣播影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負責著作權管理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加掛國家版權局牌子。
不再保留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
?。ㄎ澹┲匦陆M建國家海洋局。為推進海上統一執法,提高執法效能,將現國家海洋局及其中國海監、公安部邊防海警、農業部中國漁政、海關總署海上緝私警察的隊伍和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由國土資源部管理。主要職責是,擬訂海洋發展規劃,實施海上維權執法,監督管理海域使用、海洋環境保護等。國家海洋局以中國海警局名義開展海上維權執法,接受公安部業務指導。
為加強海洋事務的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設立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國家海洋委員會,負責研究制定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統籌協調海洋重大事項。國家海洋委員會的具體工作由國家海洋局承擔。
?。┲匦陆M建國家能源局。為統籌推進能源發展和改革,加強能源監督管理,將現國家能源局、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主要職責是,擬訂并組織實施能源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提出能源體制改革建議,負責能源監督管理等。
不再保留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
這次改革,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其中組成部門減少2個,副部級機構增減相抵數量不變。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5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5.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部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13.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1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1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17.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18.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1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2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2.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4.中國人民銀行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根據國務院組織法規定,國務院組成部門的調整和設置,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準。國務院其他機構的調整和設置,將由新組成的國務院審查批準。
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情況
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要著眼于轉變政府職能,堅決破除制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體制機制弊端,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強和完善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職能,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著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機構職能優化和調整,構建起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提高政府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具體方案如下。
一、關于國務院組成部門調整
?。ㄒ唬┙M建自然資源部。將國土資源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職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城鄉規劃管理職責,水利部的水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農業部的草原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國家林業局的森林、濕地等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職責,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職責整合,組建自然資源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自然資源部對外保留國家海洋局牌子。
不再保留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ǘ┙M建生態環境部。將環境保護部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國土資源部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職責,水利部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農業部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職責,國家海洋局的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的南水北調工程項目區環境保護職責整合,組建生態環境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生態環境部對外保留國家核安全局牌子。
不再保留環境保護部。
?。ㄈ┙M建農業農村部。將農業部的職責,以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農業投資項目、財政部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國土資源部的農田整治項目、水利部的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等管理職責整合,組建農業農村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將農業部的漁船檢驗和監督管理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
不再保留農業部。
(四)組建文化和旅游部。將文化部、國家旅游局的職責整合,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不再保留文化部、國家旅游局。
?。ㄎ澹┙M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牽頭《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工作職責,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保留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日常工作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承擔。民政部代管的中國老齡協會改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代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管理。
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不再設立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
?。┙M建退役軍人事務部。將民政部的退役軍人優撫安置職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軍官轉業安置職責,以及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有關職責整合,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ㄆ撸┙M建應急管理部。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務院辦公廳的應急管理職責,公安部的消防管理職責,民政部的救災職責,國土資源部的地質災害防治、水利部的水旱災害防治、農業部的草原防火、國家林業局的森林防火相關職責,中國地震局的震災應急救援職責以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國家減災委員會、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國家森林防火指揮部的職責整合,組建應急管理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中國地震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由應急管理部管理。公安消防部隊、武警森林部隊轉制后,與安全生產等應急救援隊伍一并作為綜合性常備應急骨干力量,由應急管理部管理。
不再保留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ò耍┲匦陆M建科學技術部。將科學技術部、國家外國專家局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茖W技術部對外保留國家外國專家局牌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改由科學技術部管理。
?。ň牛┲匦陆M建司法部。將司法部和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不再保留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ㄊ﹥灮柯氊?。將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并入水利部。
不再保留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及其辦公室。
?。ㄊ唬﹥灮瘜徲嬍鹇氊?。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重大項目稽察、財政部的中央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監督檢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國有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和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的職責劃入審計署,構建統一高效審計監督體系。
不再設立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
?。ㄊ┍O察部并入新組建的國家監察委員會。國家預防腐敗局并入國家監察委員會。
不再保留監察部、國家預防腐敗局。
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5.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1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1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14.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
15.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16.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17.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1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1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2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23.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
24.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
25.中國人民銀行
26.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根據國務院組織法規定,國務院組成部門的調整和設置,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準。
二、關于國務院其他機構調整
?。ㄒ唬┙M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職責,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執法職責,商務部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執法以及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辦公室等職責整合,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同時,組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
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總署。
保留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具體工作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承擔。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職責劃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保留牌子。
不再保留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ǘ┙M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管理職責的基礎上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不再保留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ㄈ┙M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擬訂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
不再保留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ㄋ模┙M建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將商務部對外援助工作有關職責、外交部對外援助協調等職責整合,組建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對外援助的具體執行工作仍由有關部門按分工承擔。
?。ㄎ澹┙M建國家醫療保障局。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職責,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民政部的醫療救助職責整合,組建國家醫療保障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M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國家糧食局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實施國家戰略物資收儲、輪換和管理,管理國家糧食、棉花和食糖儲備等職責,以及民政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的組織實施國家戰略和應急儲備物資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
不再保留國家糧食局。
?。ㄆ撸┙M建國家移民管理局。將公安部的出入境管理、邊防檢查職責整合,建立健全簽證管理協調機制,組建國家移民管理局,加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牌子,由公安部管理。
?。ò耍┙M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國家林業局的職責,農業部的草原監督管理職責,以及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海洋局等部門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質公園等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由自然資源部管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加掛國家公園管理局牌子。
不再保留國家林業局。
?。ň牛┲匦陆M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職責、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商標管理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原產地地理標志管理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管理。
?。ㄊ┱{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隸屬關系。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由國務院管理調整為由財政部管理,作為基金投資運營機構,不再明確行政級別
?。ㄊ唬└母飮惖囟愓鞴荏w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并,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國稅地稅機構合并后,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國務院組成部門以外的國務院所屬機構的調整和設置,將由新組成的國務院審查批準。
(來源:中國機構編制網 編輯:羅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