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詩,男子要順著讀,女子要倒著讀
初讀平平無奇,再讀驚世駭俗
海峽網 2023-07-25 21:14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詩歌在中華文化的地位無可替代。千百年來,那些歷久彌新的古詩詞,凝聚著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氣、神韻,承載著華夏民族輝煌的歷史,給予我們的一份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而歷史上有一首千古奇詩,男人要順著讀,女人要倒著讀,初讀平平無奇,再讀驚世駭俗。在《中國詩詞大會》這套書中詳細地記錄并解讀了這首千古奇詩。
這首千古奇詩便是宋朝詩人李禺寫的回文詩《兩相思》,這首詩可謂是回文界的天花板,不折不扣的千古奇詩。
正著讀: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陽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寂寥,夫憶妻兮父憶兒。
正著讀,表達了丈夫思念妻兒的情意。但是這首詩奇就奇在,你反著讀,它不僅成文,還恰好地表達了妻子思念丈夫的心情。
若反著讀:
兒憶父兮妻憶夫,寥寂長守夜燈孤。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陽路途。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李禺這首《兩相思》無論是正讀,還是反念,皆都契韻律,合平仄,沒有一點瑕疵。更難得的是:正讀是夫致妻的《思妻詩》,從男人的角度訴盡了相思之苦;而反頌則變為妻給夫的《念君賦》,以女人的格局道盡了思念之情。
最巧妙的是讀者正讀反讀之下,隱隱也會隨著空間的轉變,身份的變化,而將情感投入其中,繼而真情流露,催人淚下,實屬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
在《中國詩詞大會》一書中曾這樣解讀這首千古奇詩:一首詩,兩個主題,單獨拿出來,亦可在思鄉賦或是閨怨詩中占據一席之地,而合起來則是千古一絕。
一來一回,一夫一妻,一正一反,感情完美地體現在了詩中,才情,才情,這樣的千古絕句,才與情真是缺一不可,不得不感嘆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編輯:羅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