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羅援少將
羅援,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人,羅青長之子。少將軍銜,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原副部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國際軍事分會會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出生于1950年。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曾在總參測繪學院、石家莊高級陸軍學院、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國防大學深造,曾任駐丹麥副武官,曾應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邀請任高級訪問學者。
兼任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國國際戰略基金會特邀研究員、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被中國臺灣研究會、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北京臺港澳交流促進會選為理事。出訪過10余個國家。
羅援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家庭的耳濡目染使羅援從小就向往軍旅生活,希望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名戰士。羅援青少年時代最大的愿望是想上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當一名軍事工程技術人員,報效祖國。
但是,十年動亂摧毀了羅援的夢。因為父親被打成了“走資派”,羅援連當兵的資格都被取消了。羅援父親羅青長的老戰友,原高等軍事學院的副院長劉忠,冒著政治風險,將羅援送到了云南邊陲他的老部隊,圓了羅援當兵的夢。但是,當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羅援必須隱瞞身份,被送到連隊的生產點勞動鍛煉,當上了一名不發軍裝,沒有領章帽徽的特殊的生產兵。這一段的經歷對羅援的人生影響還是很大的。羅援白天放牛、割草、墊牛圈,晚上就伴著牛睡覺。身上被跳蚤咬得渾身是包,感染后,血水膿水渾在一起,奇癢無比,每天放?;貋?,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泉水邊沖個澡。
后來,隨著政治環境的好轉,羅援終于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正式一員。羅援十分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更感謝近半年的勞動鍛煉,它完成了羅援從學生到軍人的轉變。
(編輯:羅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