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 注冊
 
祠堂院館
文物文獻
 您的位置:首頁 > 祠堂院館 > 文物文獻
湖南羅子國城遺址再現楚文化遺存
作者:羅氏傳媒  更新時間:2021-03-09 15:27:14 閱讀:

巴西《南美僑報》

湖南羅子國城遺址再現楚文化遺存

  中新社岳陽1月9日電(記者 鄧霞):文獻記載的楚文王遷羅事件或并非空穴來風。記者9日從羅子國城遺址考古發掘專家現場會上獲悉,羅子國城遺址可能就是楚國安置羅國移民之地,也是目前中國國內僅見的能夠實證羅國史跡的唯一一處遺址。

  羅子國又稱羅國,與荊楚同祖,是夏商時代羋部落穴熊的一個分支。據《漢書·地理志》應劭注和《水經注·湘水》等文獻記載,楚文王時將羅子國自枝江遷徙到羅縣一帶。

  羅子國城遺址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屈原管理區河市鎮古羅城村,主要由城址區及外圍的聚落組成。據此前考古調查,城址區面積約為20萬平方米;外圍分布有小洲羅、小洲熊、雞公灘、馬頭曹等東周時期的遺址。

  2020年,因羅子國城遺址保護利用設施項目建設,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羅子國城遺址小洲羅地點進行考古發掘工作。小洲羅位于羅子國城城址的北部,東、北兩面臨近汨羅江,南距羅子國城北城垣約250米。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該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盛偉介紹,此次發掘面積約2500平方米,發現了一批可能與制陶、制石等手工業活動相關的取土坑、陶窯和建筑等遺跡以及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灰坑、水井等遺跡,并出土了一大批年代集中于春秋中晚期階段的陶器、石器等遺物。

  盛偉表示,此次出土的陶器與湖北江漢平原西部地區春秋時期的陶器幾乎一致,而與湘江下游發現的以臨湘大畈等遺址為代表的本地同時期文化遺存有較大差別。這反映了當時羅子國城遺址的居民并非本地居民,而可能是來自江漢平原西部地區楚文化系統的移民。再結合其周邊發現的高等級銅器墓、帶“羅子”銘文的銅器,可說明文獻記載的楚文王遷羅事件并非空穴來風,羅子國城遺址可能就是楚國安置羅國移民之地。

  “羅子國城遺址出土的大量春秋中期甚至更早時期的遺存,是湖南地區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一批典型楚文化遺存?!笔ケ硎?,該遺址還是楚文化大規模進入湖南的最早一處地點,可謂湖南被證實納入中原王朝治理體系的起點所在。


       相關鏈接:

       屈原區羅子國城遺址再現楚文化遺存


      (編輯:羅會清)

友情連接:央視官方網 | 濱海政府網 | 中國江蘇網 | 人民日報網 | 人社部官網 | 中國文明網 | 中國新聞網 | 民政部網站 | 中央紀委網 | 中國法律網 | 中國經濟網 | 社會組織網 | 農業農村網 |
【中華羅氏傳媒】www.whattheph.com

主辦:羅氏文化研究 承辦:中華羅氏傳媒 協辦:羅賢信息科技

站長:羅來東 微信: bjscfz 總編:羅會清 微信:jslhqlscm 客服:羅穎賢 微信:L773932018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內容轉載 注明出處

總編管理 | 網站統計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一级二级三级片待色网站-久久无码一级午夜福利免费区-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