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華大地羅氏宗親出現一股“修譜熱”,這是一件追本溯源,繼承先祖遺訓,弘揚豫章文化的優良風尚,值得肯定。不過,要把好事做好,還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去核實原資料,寧緩勿急,務實求真,輩系研究需慎重,對每個數據都不能小覷。否則將會造成“一錯再錯”的惡性循環,后果難以想象。
因為歷史原因,戰亂遷徙,以前的手抄本(含少數版印本)家譜難免出現個別錯漏的地方,今天就珠公的出生年月與其輩系稍舉一例,與宗親們斟酌:
好多老譜清楚紀錄“天朝”公世系
這是珠公曾祖父、祖父、父、本人四世簡圖。因珠公其祖父天朝公被個別舊譜抄漏,造成解讀錯誤。更將君用公三子玨誤解為女子,(說明一下,那個年代女子是上不了譜冊的),另古文“羅娘"即羅珠的娘,不能把羅娘當成人名。
天朝(字嗣彝)前265年——君用(字三朝)前249年——珠公前231年(代差18)這是符合正常邏輯的。且有版本存在。
天朝(字嗣彝)前265年——君用(字三朝)前249年,如果改成珠公前245年,就形成祖孫代差20年,父子代差4歲,這個數據能夠成立嗎?但是也有這個版本存在!
個別人急不待緩的整天叫著修“大成”!以上二者必居其一,試問你選擇哪個老譜版本?難道真要刪除“天朝”公這一世嗎?如果你堅持以上“真理”,對以下“真文”如何解釋呢?
(1)
(2)
(3)
(4)
根據多本資料記載,珠公的源流輩系應該符合 文本中心:維翰--天朝--君用--珠公……,珠公應該是黃帝108世,鄶公42世;且生于秦始皇庚午二年七月十五日(公元前231年)準確率高。因為部分譜牒將“天朝”公抄漏了,故造成珠公世系少了一輩世。
為了對整個羅氏家族事業負責,絕不能復印了別人資料不加核實立即就去盲目的印刷,否則出版以后再糾正就遲了,饑不擇食可牽就 ,慌不擇路絕不行!其后果不是珠公輩世差錯,而是連帶現代錄譜的名單相應出差錯喲。提醒一下:誰都無權將天朝公隨意刪除!
因原各個網站、每冊宗譜所錄入的資料不能過細的檢查,修譜根據以上兩個老譜版本推算,珠公后裔一定會形成字輩上面一代誤差,這是嚴重的后果。
這些問題過去出現,我們只能怪罪于當時社會,識字人少而造成的筆誤。正是因為這些版本,造成少數墓碑、墓志同步一樣效仿形成時間差誤,如今,珠公后裔發現了這個問題,如果視而不見,豈不讓他族人笑話?
我們珠公文化研究會就是為了捍衛先祖尊嚴成立的,為珠公正本清源統一資料才是后輩職責!我們反對盲目“促進”,抵制錯誤“冒進”,審時度勢,還歷史本來面目!
天朝公字嗣彝——這個版本用嗣彝替代“天朝”也是正確的
中華羅氏因源流有別,支系甚多,始祖各異,本帖僅從羅珠公系世進行文化研究探討,不涉他系源流。
上面兩個珠公圖片,出現不同的出生年月,這樣模棱兩可不分正誤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江西版珠公像標注誕辰前231年,湖南版珠公標注誕辰前245年,二者只能必居其一!不能為了“人為吻合”違心的刪除“天朝”公,這樣的生拼硬接是一種明知的犯罪,后果非常嚴重,其他輩系可以魚目混珠,全國通用字輩就會出現湖南版輩世“提升”一級,一本是譜是:維翰(皇帝105世)—天朝—君用—羅珠;一本是維翰—君用—羅珠。如:江西版珠公是皇帝108世,湖南版珠公就是皇帝107世了,兩個版本的珠公,后者同字輩提升了1代,各自從珠公再延伸下去,同樣的通用字輩會不會有懸殊呢?一個是維翰后輩曾孫羅珠,一個改變成維翰后輩嫡孫羅珠,若有兩種版本,兩位同名羅珠本身就已經形成不同的兩代,大成譜80字輩是從珠公順延排列的,同樣字輩沒有懸殊嗎?
謝謝宗親光顧!
(編輯:羅會清)